“这路修得速度快多了,解决了村民出行大问题”“整个过程都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微信群公开,接受群众监督”……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前坂村,村民们对来走村入户的纪检监察干部说。如今路通了,村民在家门口发展的底气和信心也更足了。
之前,石井镇纪委在入村走访时发现,一起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推进陷入“两难”困境。经了解,村集体申报项目时,流程繁琐、需反复修改补充材料等问题导致项目迟迟无法启动,也影响了干群关系。
为将“致富路”修好,镇纪委着眼项目申报难、审批慢等民生痛点难点,整合村纪检委员、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代表等力量,联动开展“嵌入式”“调研式”监督,采取监督清单赋能、台账销号通报、风险预警纠治等“组合拳”,督促镇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成立工作小组、召开项目提质增效会商会,全面排查问题成因、建立专属台账,推动群众急难愁盼“实事急办”,项目“一次申报即通过”“最多跑一次”,相关情况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全流程公开。目前,8宗村级公益事业项目正在落地见效。
“群众点题的项目都是呼声高、需迫切解决的问题,我们根据事项的轻重缓急,推动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。通过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,拓展实事急办载体,因地制宜开展整治,维护群众利益。”南安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。
为让群众更加可感可及,南安市纪检监察机关以民生实事“项目化”为抓手,将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作为切入口,统筹“查、改、治”一体推进,持续加大监督执纪执法力度,以案促改、促治、促民生。同时依托片区“一体化”工作机制,实行“一重点项目一责任片区”包项制度和“阶段安排计划单”,建立问题整改台账,强化动态管理、对账销号。
该市纪委监委构建“专班+联动”协同体系,健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动态会商、线索移送、信息共享、联动整治四项制度,促进监督监管贯通协调、协同推进。同时,推动17个牵头职能部门主动认领责任,对涉及多部门的群众反映强烈问题,主责部门牵头统抓,相关部门协同参与,开展联合检查、执法、督办等,集中力量推动问题真解决、群众真受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