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词人张孝祥在途经洞庭湖时,只见水天辉映,一片澄澈。放眼望去,“素月分辉,明河共影,表里俱澄澈”;向内而观,“应念岭表经年,孤光自照,肝胆皆冰雪”。一首《念奴娇》,浑融圆彻、气象万千,映照着中国士大夫高洁自守的精神境界。
这首词中,“肝胆皆冰雪”一句尤为撼人心魄。冰雪纯净剔透、洁白无瑕,恰似词人襟怀坦荡、光明磊落。这不仅是张孝祥对自身品性的坚定自陈,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士人操守的一种典型映射。肝胆相照,不负一片冰心;行事为人,就应清澈如雪——此所谓“肝胆皆冰雪”。
“肝胆皆冰雪”,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,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。从包拯任端州知州“不持一砚归”的清廉自守,到文天祥“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铮铮誓言,再到于谦“清风两袖朝天去”的刚正不阿,无不是“肝胆皆冰雪”的生动写照。他们身处不同时代,共同秉持着这份清澈澄明的精神追求,在历史的天空中点亮了一座座人格的灯塔,为后世树立了不朽的典范。
回望党史,无数先烈以热血与生命诠释了何为共产党人的“肝胆皆冰雪”。蔡和森在狱中受尽酷刑,却始终英勇不屈,是因“忠诚印寸心,浩然充两间”;方志敏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坚贞不屈,是因“我们信仰的主义,乃是宇宙的真理”;王继才守岛32载,直至生命最后一刻,只因“为了一个信仰,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”。对于共产党人而言,“肝胆皆冰雪”的核心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,这既是初心之源,也是立身之本。
人生如屋,信念如柱;柱折屋塌,柱坚屋固。“肝胆皆冰雪”,既不是与生俱来的,也不是一成不变的;既不是一蹴而就的,也不是一劳永逸的。党员干部应常进行思想政治体检,学习革命先辈谢觉哉“自讼”的精神,以党章党规党纪为镜,“扫描”自身,审视初心是否蒙尘;以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为“透视镜”,检视群众是否居心中最高位置,确保始终与人民群众同思共行;与先辈先烈、先进典型“对照”,反思自身差距所在,保证角色不偏、行为不倚。任凭东西南北风,永葆初心不改、信念不移,如此方能咬定青山、立根坚劲。
“志之所向,无坚不入;锐兵精甲,不能御也。”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,要常修常炼,信一辈子、守一辈子,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,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,书写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时代答卷。